雪梨歌劇院 (Sydney Opera House) 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 也是雪梨的靈魂
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觀光客 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
雪梨歌劇院 (Sydney Opera House) 是雪梨的象徵 更被登錄為是世界文化遺產
這座以帆船疾駛時揚起的帆為設計概念的嶄新建築物
是由丹麥建築師 Jorn Utzon所發想設計的
之後因複雜的設計和龐大資金造成爭議不斷 才再由澳洲三位建築師承接合力完成
終於在1973年完工 然後由伊莉莎白女皇親臨 為歌劇院舉行落成式
如果能在歌劇院裡的高級餐廳享受燭光晚餐 一定很羅曼蒂克ㄋ~
歌劇院外鋪設花崗岩板
聽領隊說運用四塊花崗岩拼接而成的地面 為日後維修增加容易度 ~
說的也是 壞掉一塊就換一塊就好 不至於全部都重新挖掉再重鋪嘛 ~
關於雪梨歌劇院的設計由來 聽說是當時設計師在吃過晚飯後
拿起他的設計稿絞盡腦汁思考究竟該如何設計雪梨歌劇院的外觀時
就在這個時候 設計師的太太剛好端來切好的柳丁 讓他有了靈感
貼滿瑞典運來的105萬6千片的白色磁磚 在陽光照射下有如魚鱗般閃閃發光 ㄋ
入門後 首先看到是售票處和遊客服務台
雪梨歌劇院裡每天都有提供30分鐘華語參觀團的收費服務
在正式進入參觀歌劇院內部前 還有幾分鐘的上廁所時間 ~
發現雪梨歌劇院廁所門也是與眾不同ㄋ ~
我很喜歡這裡簡單設計的白色洗手台ㄋ
剩下一點時間 趕緊衝到紀念品店買了四張明信片 ~
後來我真的是一邊聽導覽 一邊寫完明信片ㄋ
哇 ~ 這個雖然有點貴 (澳幣22.95 ) 但我很喜歡ㄋ
沒太多時間思考 先拿再說囉 ~
這個我也要帶走 ~
我的收藏品一定要拿一個的啦 ~
11:10 am 準備進入參觀囉 ~
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、一些小型劇院、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
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 可容納大約2500人
連鎖式弧形薄殼結構:由預鑄和現場施作的混凝土結合而成
並以強化的鋼管繫桿從側面連接Y型的拱肋 外部底端並以混凝土邊樑支撐
剛剛走上台的石階
在薄殼結構的開口兩端均覆以懸吊式的玻璃板
磁磚塊是由瑞士哈格納斯(Höganäs)製造的光滑的白色有人字紋路的瓷磚
從遠處看這些「殼」顯得非常潔白 聽說這些瓷磚具有自動清洗的性質
不過還是會受到定期維護和更換的
區域性的磁磚排列也有所不同 ~
哈 ~ 其實我不是很認真聽導遊在講解ㄋ 反正我的旅遊書也介紹得很詳細
當然偶而我也會抬頭看一下 導遊介紹的建築物結構到底在講哪?
不過 我更關心的是待會一定要在上車前 寄出我這些明信片才要緊 ~ 嘻
寫完了明信片之後 突然想到還要事先拍照存證才行
免得像上次布拉格明信片石沉大海那樣 不只回台灣沒收到可惜是也沒拍那張留念ㄋ
這張夜景拍得很美ㄋ
我買到收到一份贈送的拼圖ㄋ 我想可以等到Elly和Elliosn 大一點再給他們倆玩
從這裡透過玻璃窗看出去的景色滿棒地 ~
如果有足夠時間 我也想悠閒地坐在咖啡座上喝杯香濃的澳式咖啡ㄋ ~
也是雪梨地標之一的雪梨港大橋 感覺不管走在岩石區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望見它ㄋ
這裡視野很好所以很常辦活動 聽說也有明星在這裡辦過婚裡ㄋ
音樂廳內部是不能拍照的 聽導遊說裡頭到處都是隱藏式攝影機監督大家ㄋ
用強化混凝土建造 讓建築物看起來更堅固 而且這些壁面都很平滑ㄋ
前方右手邊就是紅色郵筒所在地 在那我寄出了我的明信片
發現歌劇院地下樓的紀念品店更大間 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可以好好逛一逛 ~
天氣變得好快 灰濛濛的天空 不然拍出來的畫面效果一定會更好ㄋ
接下來在上車之前 我都是邊走邊回頭拍的 ~
這顏色鮮豔的巴士是雪梨著名的觀光巴士 如果自助旅行的話
我一定會搭這個觀光巴士先瀏覽一下城市風光ㄉ
上面鐵軌是屬於市營電車(City Rail)的一部分 聽領隊說市營電車的生意不好ㄋ
大多只是觀光客圖方便才會搭乘 當地居民一點也不捧場ㄋ
午餐時間到了 待會我們要去雪梨魚市場(Sydney Fish Market) 吃港式飲茶囉 ~